柠檬创意家居
工资原地踏步,乐山冒出个160亿富豪,这落差够扎心。
4月,胡润榜直接把贺正刚名字扔到我们面前,乐山人,和邦老大,身家160亿。
第一反应:他到底怎么抠出这一百多亿的?
我翻了翻资料,31年前,贺正刚还在商业局坐冷板凳,每天盖章盖到想吐。
1993年,他辞职,揣着一点点本钱在乐山开了和邦。
起步就是卖化工料,脏活累活全包,别人嫌苦,他连夜守在厂里盯炉子。
第一波钱靠胆量。
矿价低,他借钱囤矿,涨了就卖,赔了就算他的。
两次赌赢,雪球滚成小山,才有本钱玩能源、玩矿产,把厂子一路开到越南、非洲。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年年跑东南亚,一年飞三十多趟。
不是为了度假,是去谈电、谈码头、谈税收优惠,一趟省下的运费能顶厂里工人半年工资。
别人嫌远嫌累,他干脆把家人也带去,出差顺带团圆,省时间也省钱。
再看160亿怎么算的。
和邦上市那天,股价嗖嗖往上涨,他手里那几亿股瞬间值钱了。
但纸面富贵没飘晕他,隔天他就把股票质押换了现金,转头去买新矿。
钱永远在转,没躺账户里睡过觉。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故事最狠的部分不是数字,是节奏。
他一直在动,在换跑道,而我们很多人十年还在同一格子间。
不是命,是怕折腾,怕输,怕夜里一个电话就崩盘。
贺正刚的账其实挺简单:先敢赌,再会省,接着不停跑。
160亿不是终点,是他顺手捡到的标签。
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机会,是那份敢把全部筹码推上桌的狠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