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乐山长大的“刁嘴儿”,因为嘴刁经常饿肚子。在乐山,今天吃啥子、去哪家吃、要排好久的队,都是乐山人值得认真讨论的“头等大事”。乐山人不会为了省事而随便应付一顿饭。
“食材的新鲜度、配方工艺”是评价一顿好饭的标准,对坚持传统味道的老店,如果食客评价一句“味道变了”,那锐减的人流就是最严厉的批评;对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美食如花式冰粉、小豆海棠的豆腐脑,持续不断的人量也是最喜人的表扬。
为了一顿好饭,为了记忆中的味道,乐山人可以开车从乐山城区到百里之外的沐川县城,愿意在路边摊排长队。
所以一个乐山长大的人到外地,有时会很难受。
在西安旅行,吃不惯羊肉泡漠的味、吃不下大碗面的量,三天就可以搞出厌食症状;在甘孜旅行,不会喝酥油茶、吃不惯藏餐,自驾必带炊具,在草原上做饭解决温饱;刻在骨子里的吃货基因,让自己很难将就自己。
余生,如果想旅居,感觉只有提升厨艺,靠自己来解决口腹之欲。
有没有像我这样的“刁嘴”一起来说说解决之道!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