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沙湾区秋季音乐学科教研活动在沙湾小学顺利举行

乐山 更新于:2025-10-15 13:45
  • 美伶521

    10月10日,乐山市沙湾区秋季音乐学科教研活动在乐山市沙湾区沙湾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用好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为主题,汇聚了全区包括高中、职高在内的全体音乐教师,共同就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课堂创新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开始,沙湾小学副校长万莉致辞。她指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不应是孤立的,而应主动与历史、文学、美术等学科交汇融合,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的关键纽带。她鼓励教师们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创新路径,让音乐课堂成为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实践场。

    袁瑶老师带来了《卢沟谣》的精彩教学展示。以“卢沟桥”为线索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从歌曲中挖掘歌曲的历史背景体现了“以乐育人”的深度教学理念。这节课不仅仅是一堂音乐课,更是一堂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美育的综合性课程。通过音乐,学生得以穿越时空,理解《卢沟谣》背后所承载的民族记忆和爱国情感,实现了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完美结合。

    蒋丹老师以《“律”动课堂,“动”感赋能》为题,分享了将民族舞蹈与音乐教材相融合的实践经验。分享中,蒋老师结合《我的家在日喀则》《我是草原小牧民》等教材课例,生动展示了如何提炼藏、蒙古、维吾尔、傣等民族舞蹈的核心动作,如藏族的“颤膝”、蒙古族的“硬腕”、维吾尔族的“移颈”和傣族的“三道弯”,并将其巧妙融入日常教学中。

    赖小丽老师的专题讲座《音乐课堂中的影视教学》则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视角。她深入剖析了影视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优势,为教师们拓展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李想老师的案例分享《“舞动”的音乐课堂》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展示了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研讨环节,杨雪俪(中学)和吴春梅(小学)两位老师组织教师们分组进行新教材解读,共同探讨解决课堂中的疑难杂症,探索新课标的落实路径。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教研员惠夏玉进行了本期工作部署,明确了后续音乐教学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会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教研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沙湾区音乐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与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会议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用好新教材,打造更具活力和实效的音乐课堂,为提升全区音乐教育质量贡献力量。(文/图:乐山市沙湾区沙湾小学)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